- 分享最重要的就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谈,跟着自己的直觉和灵感走。因为一个人的直觉和灵感根植于他独特的经历,使得他可以为别人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这是他能够提供的最宝贵的价值。我的博客内容将遵循这个原则,为访客提供一个视角,也为未来的我提供一个视角
- 在 ChatGPT 出现之后,我更加坚定我这个观点。哪怕是 AI,也无法编造、复制你的经历,即所谓“再精彩的作品也没有现实生活魔幻”,你的特殊经历是你的独特价值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很早的时候,我就在各种平台看到别人引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话: 所谓千秋万世,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都算不上什么。这件事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然而实际上在去年三月我才翻开这本书,看到了最后的故事,深感震撼 其实哪怕两三年前,我都会觉得小说或者故事这种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很墨迹,工作后迅速成熟起来,逐渐理解其中的妙处所在: 很多时候我们的感觉很难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所谓“词不达意”,越复杂的感觉越难以用直白的语言表述,《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篇的总结是:“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这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总结,然而相比于徐霞客的故事本身,这个总结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所以,把我们的感觉通过一个能够触动自己和他人的故事去讲出来,有类似感觉的人能很快通过这个故事知道我们要讲什么,而且相比于传达一句话,对方感受到的信息会更加全面立体 徐霞客的故事可以简化为下面这个故事: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有位登山家,一直在攀登世界各地的各种山,爬遍了五大洲的各种高山。人们听说了这件事,纷纷猜测他为什么这样做: 有人说:他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有人说:他是为了破世界记录 … 有位记者前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登山。他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记者对这个答案表示疑惑,登山家也不解记者疑惑在哪里 看完书,我激动得给我父亲和几位秘友分享了这个故事,我的父亲和一位好友很快就懂了这个故事,也有几位好友和故事里的记者一样表示疑惑 我不敢妄言不懂这个故事的人是没有活明白,我觉得世界上存在对于个人的真理,这显然是属于我个人的真理之一,而这个真理对别人可能不适用,一方面可能大家完全是不一样的人,对同一个东西自然有迥异的看法,另一方面可能即使是类似的人,内心的所处阶段会不一样。所以这也是讲故事的好处:懂的人自然懂 但是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回看去年一年所发生的事情,会发现“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开始我的登山之旅 去年八月,出于种种原因,我换了一个部门。在我所处的企业,这其实算是风险比较大的操作,但在我离开的时候和我的 manager 说:“这是 follow my heart,并且我永远不会后悔这个决定,哪怕到了新部门承受不公我也认”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后悔的基本原理就是:人会为没做的事情而感到后悔,而不会为做了的事情而感到后悔 然而其实在当时的时间点,做出那个决定真的非常难,尤其是以我当时的心智水平而言 我内心知道离开是必然的答案,但各种负面声音出来阻挠: 现在的状态多稳定啊 大环境不好,能苟住就不错了,还 follow your heart 这是我第一次直面不确定性带来的深深恐惧,迟疑了一两个月才鼓起勇气采取行动,哪怕这样,能行动起来还得益于一位好友的好心劝说。直到真正离开,我才真正战胜不确定性给人带来的恐惧,才更加不畏惧不确定性 所以,道理懂不懂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中间的鸿沟是勇气、行动力 下一座山 如今,我又萌生了离开的念头,希望去到一个更有挑战性、更能给我带来成长的地方 又一次直面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相比去年,我并没有花那么多的时间陷在恐惧和迟疑中,而是尽量行动起来,这让我意识到我确实通过上次的经历获得了成长,也说明去年离开的决定是正确的,哪怕功利意义上的结果可能不如留在原地,但收获的心智成长却是无价的 最后,给自己一些勉励吧:Steve Job’s 说的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希望我能不光明白,并且践行,因为我希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我的一生,我要努力去寻找,因为山就在那里。共勉
日本行及感想
我写东西大概有两种方式: 渐进式的。比如研究某学科或话题的时候,就会写一页笔记,学习的过程不断修改这页笔记、优化内容的排布 想到啥说啥的。比如这些博客,更多是有啥说啥完全凭当时的感觉 两种方式各有好处: 对于学科的知识,渐进式的笔记可以让你不断深入研究,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 想到啥说啥的笔记,则可以很好记录想法的快照。某个时期产生的想法和情感其实尤为珍贵,并且会随着时间逐渐被我们遗忘,写点东西记录下来,多年以后看到,便能唤起自己深埋的回忆,了解到“原来我当时是那么个人”,这也是我写这个个人博客的最大目的——满足当下的表达欲,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一个不错的记忆索引 今天主要给去日本行产生的一些感受和想法打个快照 关于“人生的第一次” 我觉得网络讯息的发达使得我们很容易忽视亲身体验 小时候觉得出国旅行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充满了神秘且高大上的色彩。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觉得像小孩子一样瞪大眼睛好奇地审视世界多少有点那么愚蠢,并且在视频网站也能轻松看到人们如何在日本旅行,于是就给自己内心定下了“这没啥了不起的”预设 可是仔细想想,这确实是我的第一次跨国旅行,仔细想想还是挺让人兴奋的,回想起来也确实有很多难以言明的感觉,这是一种去到新环境中的特殊感觉,我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意义在哪里,但总归是让我感觉到了不同 关于当地语言和交流 此次旅行和大学球队好友一起住在东大读博的球队前辈家里,在东京边上的川口市,发音叫 Kawaguchi 卡哇古奇 我几乎完全不会日文,但是英文还可以,然而遗憾的是这边大部分人英文不太行,所以交流很成难题 没有出国之前,没有非常深刻体会到交流的重要性,出国之后,就发现由于不会当地语言,真的连去便利店都有点恐惧,因为结完账店员总会多说一句话,可能是在问要不要袋子,但听不懂就很慌 所以会点当地语言还是重要的,我也理解为什么有的不懂英文的老人跟小孩出国之后就要被逼疯的状态了,真的难受 关于一个人的旅行 我此前有过一次和好朋友们出去旅游的经历,感觉不太好,这次也是一样,然而这两次的旅行都是和很要好的朋友 总结起来原因大概都是:我是一个比较需要自由和空间的人 本次旅行的前两天,和好友一起逛,虽然互相都尊重彼此的想法,但终究还是得考虑对方的想法,因此就没法做到完全从心所欲,所以我发现我一度非常难受 我理想中的旅行或许就是一个人的旅行,想干什么干什么的旅行,累了自己休息一会儿,走在路上看到某个店想吃点东西就进去吃点东西,完全根据自己对环境的直觉来行动,这种感觉非常享受 于是旅行的后两天各自出发去想去的地方逛,也在微信上互相分享,这才让我自如和高兴许多 旅行,或许最享受的方式就是自由地在一个新环境里探索,接受新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各种不一样的感觉,然后顺从自己的直觉而行,这是只有一个人的旅行才能带来的 关于日本社会和文化 在飞往日本的飞机上,机缘巧合之下开始看《人类简史》这本书,并且在日本的这几天晚上都在看这本书,通过这本书和本次旅行,突然觉得对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有了理解的飞跃 书里有个重要观点——在发生认知革命之后,人类的发展便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想象的转变。在这个基础上,所谓文化,就是某个群体的共同想象,人们的行为规范会遵循这种想象。他们本没必要这样做,但因为想象的存在,他们会觉得必须这样做或者只能这样做 在日本,我看到大部分路人极其礼貌又极其像 NPC、看到高度装束一致的打工人(衬衫、工卡、手机,其中工卡和手机挂着绳放衬衫胸口的口袋)、听到毫无感情的机器人般的欢迎光临和谢谢惠顾,这一切都和在国内见到的差别太大,以至于在地铁上我看到大家都十分严肃(对比国内很多看短视频甚至和朋友聊天到笑出声的乘客),也不敢做出什么不一样的举动 对我们而言,日本社会、日本文化有许多古怪而不可改变之处,反之,其实对于异国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很多行为或许也让他们觉得疑惑不易 文化是值得品味的,毋庸置疑,但另外,也要意识到:这一切只是我们想象的差别,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若要追求更加自由的生活,要有勇气和行动力去跳脱出这种想象的枷锁 关于好友 去异国探望好友,一起吃烤肉聊天,这种感觉其实非常特别 在大学,大家往往是群里说个话就踢个球然后去烧烤店喝酒聊天;进入社会后,大家各奔东西,分散在全国甚至全球,隔得远的,可能几年才见一次面,这期间也不知道各自发生了什么,所以萍水相逢,聊聊各自的近况、回忆回忆过去,这种体验真的非常珍贵 感激东大的学长,住他家让我们省了一大笔住宿费,也感激一起同行的好友,包容我的旅行风格,并且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在买机票和办签证这样我看来很繁琐的事情上 以上
对于稳定的误解
就业大环境不好的当下,肉眼可见人们对于考公有着偏执的追求和迷信,因为想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追求稳定 最近,我隐隐感觉:人们的观念里似乎天生对稳定抱有误解或者说错误认知 人们为何如此追求稳定? 人追求稳定,我觉得是人性使然,人天然追求稳定、追求消除不确定性 战争之所以让人们感到恐惧就在于其不确定—你永远不知道今天见的人明天是否还活着,一想到这个心里自然不能平静,所以经历过战争的人会更有“平常心” 人性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我们看到裁员消息会觉得非常难过和焦虑,因为这让我们感到了不确定—随时都可能被裁,哪有心思好好干活? 所以,人们自然而然会做出如下选择: 要么进入不裁员的企业,觉得这样稳定 要么考公考编,觉得这样稳定 其实都是在看到裁员的情况下选择裁员的反面,我觉得不算是真正的稳定 不裁员意味着稳定? 不裁员是否就意味着稳定呢?我认为不是的 一方面,可能你只是不知道这个企业裁员了,或者说该企业通过某种方式变相裁员 另一方面,哪怕真的不裁员,经济不好,挣不到钱,企业降本增效肯定是要进行的,这个时候不裁员就得降薪。我其实觉得降薪也算是影响稳定性了 最后,哪怕不考虑这些,我们假设你一直在一个企业内工作,有可能换一个领导或者组织架构变动,你的工作内容就会变,你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其实你是没有太多选择权的,这样对你自己而言是不能算稳定的,虽然从外部看你貌似挺稳定 其实在大厂干过就会深深感到在一个地方干得越久,你就越螺丝钉化。直到成为真正的螺丝钉,你就无奈地发现面对领导的 PUA 你无能为力:怕跳出去坏境不好被裁;完全没有跳出去的资本 这种滋味或许比被裁更难受,因为你已困死原地,只能祈祷领导对你好一些。你怯懦、无力、恐惧,直到真正被裁才鼓起勇气做准备 这,稳定吗? 况且,真有能稳定几十年的单位吗? 对于考公考编者,有“杀死一个石家庄人”之鉴 对于私企,稍微了解一些行业的历史,就会发现很多曾经鼎鼎大名的公司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没多少年前还感觉如日中天的 Intel 如今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完全寄托于某一家单位或许不是现实的考量 裁员意味着不稳定? 人们对于跳去互联网大厂的常见误解就是怕裁员 实际上裁员不可怕,怕的是被裁了找不到工作,其实很多互联网大厂员工被裁的结局都是换个厂上班罢了,只是别人觉得他们难受,实际上可能还获得了加薪还喜提 N+1 真正的稳定在于拥有选择的自由 综上,我认为真正的稳定在于拥有选择的自由。这意味着把主动权时刻把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把握在你的领导或者你的公司手上 我认为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拥抱不确定性、对确定性保持平常心是普通人唯一解法,要跟随时代进步,在变化的人才市场上做到 Product Market Fit,勇于改变,才有选择的自由,才不会丧失真正的稳定 最后 这一番话其实是给我自己说的,在感觉逐渐被大厂螺丝钉化之后深深感觉改变的困难 怕跳出去会裁员,现在貌似不裁员但是工作内容其实恶心得很 怕找不到工作,感觉工作内容毫无亮点,然而连试都没试怎么知道呢 想对自己说:勇敢一些,相信自己,寻找工作机会的能力就是追求真正稳定道路中重要的一环!
心灵捕手
初高中的时候就看过《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当时更多被天才男主的剧情所吸引,并且对男主最后痛哭的场景印象深刻,最近又看了一遍,发现关注点非常不同了,写写感想 知道道理容易,接受道理难 李宗盛在《亡命之徒》这首歌里有一句词: 人,再有本事也难抵抗命运的不仁慈,这道理再简单不过,接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真是讲得非常好,很多道理知道容易,然而要接受确实不容易的事情。或者换个说法——有些事情理性上理清楚之后,感性要真正接受其实要花不少的努力和时间,并不容易 对于很多聪明的人来讲,知道、推导道理对他们来讲其实并不困难,正因为不困难,他们很多时候会意识不到他们并没有真正接受道理,因而更容易困在其中 电影中,天才男主小时候被混账父亲家暴,给他造成了心理创伤,他聪明而擅长学习,自然会在长大后看一些书并且意识到:“这不怪我,it’s not my fault” 然而理性上这么简单的道理,感性上并不容易接受。聪明人都是相对自大的,他坚信自己不需要心理治疗,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甚至会看书学习一些心理治疗技法反过来调戏心理治疗师 电影结尾,随着男配走进他的内心,跟他说:“it’s not your fault”,起初他回答道:“i know”,男配意识到他并不真正释怀,于是不断重复 “it’t not your fault”,终于,他抱着男配痛哭起来,他终于真正释怀,接受了“不怪我”的道理 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童年创伤难以解决,在你年少无力、不谙世事的时候留下创伤的经历,如果再发生一遍,如今的你根本不可能会掉入陷进之中,甚至你会觉得当年如此受伤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确实痛苦,需要自我引导、自我告慰,让时间把这种伤痛变淡,最终完全释怀 当然,这不仅是原生家庭会带来的,另一个常见的情况是感情经历,有毒的感情经历真的给人带来痛苦,难以解脱。对我而言,更多是感情经历让我感受到这个道理,送给有类似经历的诸君《亡命之徒》的另一局歌词: 不要让某个女人做的蠢事,变成你,自己与自己的争执 自我展露、勇气、爱情 男主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我之前看得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当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完全可以正常交流,但一旦谈及他自己,他要么避而不谈要么选择撒谎(这是他下意识的行为) 因为这个原因,当有机会和女主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他退却了,害怕看到对方的不完美,害怕对方看到自己的不完美,这倒不是男主的个性导致的,我想是爱情发展会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只不过男主的性格使得这个问题更为严重 自我展露、接受彼此不完美的勇气是爱情中很重要的部分,我想也是爱情的魅力所在,如果没有爱情,我想一些孤僻的人(比如我)是不会有动力和勇气去展露自己的 ”天才“ 电影中,男主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能够轻而易举解出很难的数学题、面对控告能自学法律为自己辩护,之前看的时候真是觉得这样的特点让人觉得很爽、很帅 如今,我觉得这种对天才的刻画是大部分人对于天才的误解,这种理解我觉得是不正确的,在任何领域,都需要刻意练习、克服困难不断成长、互相交流,才能成为大师,不存在大家想象中的”横空出世、震惊世界“的天才,只不过是大多数人离前沿、离创新太过遥远,对其中的细节了解过少,才神化了天才
再谈爱情
在 高中的我是怎样喜欢一个女孩的 中,我谈到高中的喜欢一个人的感觉,这实在是懵懂、青涩且美好的感情 最近几个月又有些经历让我又开始不得不去想想爱情(是的没错就是感情受挫了),在此谈谈,主要还是谈谈现在和年少懵懂的时候对爱情理解的区别 爱情是人际关系的子集 记得刚高中毕业去到大学的时候,没怎么和不同的人接触过,人际关系这块的很多东西都非常生疏: 和室友表达诉求不懂得倾听、理解、达成共识,只知道自说自话 和别人相处不融洽,随随便便就能感觉尴尬不知道聊啥 非常自我,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只关注自己不关注别人,使得聊天没有你来我往,只有自说自话 现在回想,这其实也是好理解的:我是一个县中的学生,高中之前的人际关系其实都是在班级上的,聊的也就是学习、老师、考试,来到大学不知所措也是自然现象 在这种状态下,更别想和姑娘获得融洽的关系了。讲个不堪、尴尬、难以启齿的黑历史:当时给喜欢的姑娘发消息,都是非常自说自话、长篇累牍的,我们后面聊起这件事的时候被对方戏称“小作文”。啊,想死 总而言之,爱情,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需要的沟通、理解、倾听对于爱情来讲同样重要,人际关系这块的提升对于爱情同样也是有帮助的。人越成熟和了解自己,越知道自己要以何种方式和何种人相处 爱具体的人,而不是爱对此人的幻想 我见过几个类似的故事:某人声称自己喜欢了另一个人很久,甚至有从初中喜欢到大学的,最后大学跑去表白,对方感觉莫名其妙,都没怎么和你说过话啊,能记得起名字都算是万幸了 这里的问题在于:你不经过相处就喜欢了对方很久。可是人是会变的,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可能对方高中和初中不太一样,到了大学又不太一样。在不经过相处的情况下你并没有机会感受到这种改变,哪怕你有机会观察对方,也并不能如相处一般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变化。那么你喜欢的究竟是谁?没错,你喜欢了很久的实际上是你对对方的幻想 我们说的暗恋、执念,问题都在这里,不经过相处,你寄托感情的对象实际上大概率是你的幻想,而不是人。这个道理在大学阶段我是不懂的,过了很久才走出对某个高中姑娘的执念,因为在某一刻突然震惊地意识到:我对她竟然一无所知,从性格到喜好,都是凭借过去的印象 实际上意识到了走出来也并不容易,我仍然有朋友在理性上懂得了这个道理但是情感上要接受要花时间的状态,他说:”没人能比得上我幻想中的她,哪怕是现在的她也不行“,笑死 所以,爱情的关键和人际关系的关键在此刻的我看来是一样的:相处。在相处过程中去倾听、了解、感受对方,把自己代入对方的视角,这既有助于了解他人,也有助于扩展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 好感是重要的,但是没有相处,人便容易利用好感去铸造自己的幻想,甚至强加这种幻想于真实的人身上,这是一种自我感动,对对方不公平,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要爱具体的人,而不是爱对此人的幻想 遇到心动的要主动 注意,我上面所说的“不要爱对人的幻想”并不否定好感的重要,只不过我认为要意识到:任何对对方的感觉或者对对方幻想的感觉,在不经过相处以前,都仅仅是好感而已 下面这些例子,都是好感,没有区别,关键都是要去尝试和对方相处: 你在某次活动中感觉一个姑娘很可爱很有趣,这是好感 你暗恋了一个人很久,这也是好感,维持了很久的好感,和“刚见到觉得喜欢”的好感没有区别 你执着于一个人很久,但是一直是单方面表白没有考虑对方怎么想,也不去创造机会和对方相处,这同样只是好感 对于有好感的人,如果你不是想一直自我感动的话,要主动制造相处的机会,遇到心动的要主动 走出执念:每一个未来,都有人在 在 高中的我是怎样喜欢一个女孩的 可以分明看出来,早年间对爱情的看法是过分理想化的:非她不可 这种过分理想化很容易导致执念,比如你喜欢了很久,真正相处一段时间发现她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如果带着非她不可的态度,就没法放弃了,结果就是一直抱着执念不放手,折磨对方折磨自己 我喜欢的歌手梁博在他的歌《出现又离开》中描绘了和一个女孩的故事:二人本无关联,但出现在彼此的世界又匆匆别离: 为何出现在彼此的世界又离开 只留下在心底深深浅浅的表白 里面有段歌词非常触动我,讲别离的: 不用认真的说,多舍不得你 每一个未来,都有人在 我体会到的感情大概是美好又遗憾:我们确实惺惺相惜,如果你不出现该有多好,就不用留下遗憾之情,但又非常感激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至于未来,平行时空的每一种不同未来,我们都会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在一起,只不过可能不是你罢了,每一个未来,都有人在 我之前看到一个已婚博主也发过类似的内容:她年轻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互相喜欢,但是对方要出国追求自己的梦想,只能遗憾告别。这种感情确实美好而遗憾,但并不影响她对现在丈夫的感情 所以还是要放弃非她不可的执念,拥抱美好又遗憾的感觉 多谈一些,我觉得每一个未来,都有人在主要遗憾在: 人际关系存在筛选的逻辑,你有好感的人可能经过相处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互相筛选掉了。有时候人并不能狠下心来承认其实已经不喜欢了,然而你的内心已经把对方筛选掉了,真正分崩离析只是时间问题 即使经过筛选,也有客观因素阻止两人在一起,这更多就是一种无奈了 爱情是最辛苦的等待 虽然嘴上说着对爱情的新理解,实际上我清楚,很可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前段时间,看《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 这部电影,里面的男主不愿意去和女主相处,男主的心理咨询师知道后一针见血指出问题:“你害怕相处之后对方发现你的不完美并因此不喜欢你了”。这简直太真实了,看破防了,我说着要主动去创造相处机会,最后真正遇到喜欢的女孩,估计还是患得患失、畏手畏脚,希望自己勇敢一些 另外,此刻我大概是没有那种特别心动的女生的,可能是社会影响,在没有看到爱情希望的时候你会有种隐隐的焦虑,期待爱情的到来,焦虑爱情会不会到来 借另一个我喜欢的歌手李宗盛年轻的时候写的歌《寂寞难耐》宽慰下自己吧 寂寞难耐 寂寞难耐 爱情是最辛苦的等待 爱情是最遥远的未来 不过我现在倒也不是在那种非常渴望爱情的年龄,感觉更多是被社会影响的,让你觉得自己需要一个女朋友,实际上现在是一个非常自洽和自由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并不太需要女朋友。不过还是比一两年前需要,现在越来越能体会到别人说的恋爱是两个完满的灵魂在一起互相扩展彼此的过程,之前是难以想象的,只觉得完满的灵魂应该自给自足,这也是进入社会和别人打交道给我带来的成长吧
我对番茄工作法的理解
想必很多人都听过番茄工作法,然而不看《番茄工作法》这本书、不真正实践番茄工作法,很容易片面理解番茄工作法,这里谈谈我在学习和实践番茄工作法后的理解 番茄工作法的功能 根据我的理解,我认为番茄工作法有以下功能 Focus —— 帮助专注 Memorize —— 帮助记忆 Plan —— 帮助计划 Predict —— 帮助预测 Prioritize —— 帮助任务优先级管理 接触过番茄工作法的人想必都知道番茄工作法的基本要点: 设一个 25 分钟的番茄钟,这个番茄钟内,专注于一项任务 每个番茄钟后进行一个 5 分钟的短休息 每四个番茄钟后进行一个 15 分钟的长休息 那 Focus 和 Memorize 就很好理解: Focus: 控制每个番茄钟内专注于一项任务有助于专注 Memorize: 间歇性的休息有助于记忆(有研究证明 那么 Plan, Predict 和 Prioritize 呢? 这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因为番茄工作法其实还有一个不常被介绍的流程 番茄工作法不常被介绍的流程 其实这个流程我开始也不太清楚,去年看了《番茄工作法》才知道,以下是基本要点: 每天工作开始之前,列出待办,对每个待办预估需要花费的番茄时 根据每天工作的时间包含的番茄数和待办预估的番茄时安排今天的待办,首先安排优先级高的,超出时间的顺延 安排要保留一定的余地,因为大概率预估是不准的 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查看各个待办实际花的番茄时,对比预估,进而调整预估能力 重点在于:在不预估待办的番茄时之前,我们只知道我们一天大概工作多久,安排工作很容易就安排多,预估番茄时之后,我们还能知道我们的待办需要做多久,这样就把根据优先级填充到一天的工作时间即可,同时不断调整预测能力,随着练习的增多预测越来越准,Plan、Predict、Prioritize 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番茄工作法是渐进式的 需要强调:番茄工作法是渐进式的 所谓渐进式,就是易于上手,上手之后也可以选择挖深,探索一些高级玩法 对于我上面不常被介绍的流程,其实就属于高级玩法,我们不一定非要用上。很多效率工具学起来难度大就在于没有渐进式地让人掌握,非要让人把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全掌握,让人摸不清头脑。 所以,学习效率工具,一定要力求理解,把握主要的思想,然后结合自己当前的工作流应用其中的核心。 番茄工作法的核心 我认为番茄工作法的核心在 Focus 功能上,别的功能相对次要 之所以说是核心,是因为人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功能,而别的效率工具并不能够提供这个功能。像 Plan 这些功能,比如 GTD 就能提供非常不错的帮助,以 GTD 为主辅助上番茄工作法的预估番茄时思想,效果则更佳,然而这并不代表一定需要用番茄工作法 大概的原理要我胡说的话,就是人脑是善于发散的,番茄工作法限制了人脑的发散,减少发散使得我们能专注地完成当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别的效率工具不能提供这个功能,主要也是因为即使提供这个功能,原理也差不多,所以就等于用番茄工作法了...
当我们谈论”三观“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三观”这个词,传播甚广、耳熟能详,哪怕初中生也能在气急败坏的时候来一句:“我和你三观不同”。 然而,我甚至在大二才知道三观确切来说是哪三观,以及它们的解释,即: 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 人生观:对人生的看法 价值观:对价值的看法 这种解释显然是说了等于白说,这之后很长时间,我对三观都是仅知其字面意思而毫无理解的。记得那时我问过我相对成熟的室友:“什么是恋爱观?”,他说:“其实恋爱观的本质也是三观”,由于当时不理解三观,他的回答并没有解答我的疑问,但是这个疑问一直留在我心里。 大四,临近毕业时,我回想起这个疑问,突然发现他的这个回答足矣解答我关于恋爱观的疑问后,我意识到我对三观的认识加深了。意识到这一改变后,尝试究其缘由,我想,这是因为我知道了:“人的认识决定人的行为”。 当我们谈论“三观”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向他人解释我们的行为逻辑。 人的认识决定人的行为 在研究很多概念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过分探究概念本身的误区,这是阻止我理解“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原因。去查“什么是xx观“,wikipedia 肯定不乏这些概念的解释,然而概念知道便只是知道了而已,实际上你还是完全不了解这些概念,和别人谈起这些概念只能“鹦鹉学舌”,毫无意义。 突破这个误区,是在我领悟到“人的认识决定人的行为”之后。 三观都属于人的认识的一部分,而人的行为由人的认识决定。举例来说: 世界观:如果一个人认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愚昧的乌合之众。那么他就不会赞成一人一票公投的民主,因为聪明人会被迫和乌合之众处于平等地位,不可避免地投出愚蠢的结果 人生观:如果一个人认为人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体验,他就会更加追求不同的体验,而不是循规蹈矩地生活 价值观是认识决定行为的简化表述 既然”人的认识决定人的行为“,那么人的行为就是可解释、可预测的,然而如果我们用自己的认识去解释和预测自己的行为,会发现人的行为背后关联着一系列认识,这些认识的形成则和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这归纳不易且内容繁多。 此时,价值这个概念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解释一个人为何要做出某个行为?很简单,因为他觉得那个行为有价值;预测一个人是否会做出某个行为?很简单,判断他是否觉得那个行为有价值。 比如发现一个人对自己的孩子很好,可能理由是他父亲从小对他很好,他效仿自己父亲的做法,也可能理由是他父亲对他不好,他不想重蹈父亲的覆辙。然而如果接触不多我们是不了解他的背后经历究竟是如何的,所以可能就会疑问:为什么他对自己孩子那么好?从价值的角度解释:这个人认为对自己孩子好是有价值的,对孩子好是他价值观的一部分。 所以,价值观能够以一种非常简化的方式表述“人的认识决定人的行为”。 价值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 英文应该如何表达三观?实际上没有对应的表达,表述“三观不合”,可以用 we have different values,我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可以发现,价值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小到个人,大到组织、国家,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类正是通过价值观去理解彼此的行为,尊重彼此的行为。 因为,去了解别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挖掘别人的认识,这对于大部分人实在是生命的浪费,我们不关心别人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告诉我你认为什么是有价值的,这最爽快,最节约成本。 为什么是三观不是四观五观?为什么是这三观?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可以说xx观,那为何是三观而不是四观五观呢? 知道了英文中没有三观的说法,不难知道这是我国所特有的。这实际上是习惯的用法,取决于政策文件发布产生的语言习惯,也就是国家喜欢称三观,于是我国的人喜欢用三观,可能其它国家的人喜欢用 value,其实讲的是类似的事情。 而之所以是这三观,我想大概是觉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认识中比较重要的三个吧。 end 以上,便是我对三观的一些个人见解。 Afterthoughts 2024.03.16 价值、价值观的概念其实并不存在,但它是一种好用的方法,也是一种人类通用的方法,所以成了人类共通的语言: 把行为“归纳总结”为价值观,有助于自己了解自己 由于这是一种通用的方法,大家都理解这种方式,所以也有助于他人了解自己 跟不懂价值观的小孩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他肯定会非常迷惑,我们也会觉得他连这都理解不了。因为我们其实是在说每个人的行为可以归纳总结为价值观,是他会不会用这种方式去看待世界的问题,而不是世界上存不存在价值这回事的问题 要说为什么这种方式对全人类的都通用,可能是因为用价值、价值观这种方式去理解世界比较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吧,i guess
高中的我是怎样喜欢一个女孩的
昨天周五,没加班,去公司附近的商场随便吃了点东西,买了瓶可乐在星巴克坐着,本来想看一部电影的,但是网盘下载网速太慢就放弃了,鬼使神差地看起了《言叶之庭》。 《言叶之庭》这部作品,我必然是看过的,所以再看一遍的动力就不那么足。但事实说明,在不同的时候看同一部作品,时已过境已迁,感受到的东西实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记得第一次看《言叶之庭》,大概就是觉得画面好美、女主声音好听之类的,这次看,不知怎的,让我回想起高中喜欢一个女孩的种种心情,现在的我固然能理解这些心情,但是却无法带着那样的心情去喜欢一个女孩了。 隐晦的情话最浪漫 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但盼风雨来 能留你在此 鸣神の 少しとよみて さし昙り 雨も降らんか 君を留めん 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即使天无雨 我亦留此地 鸣神の 少しとよみて 降らずとも 我は止まらん 妹し留めば 上面是作品里出现的一个浪漫的短歌,女主在作品的开头留下上句,男主在作品的结尾回应下句。 我越看越喜欢,但是我想象和女孩子这样对话,那真的,我很可能会笑场或者心里忍不住吐槽(第一反应:“今日的风甚是喧嚣”的场面)。 然而,回想高中的我,看到这样的话,那肯定就被触动了。在那个年纪,总有种装逼的冲动,幻想说出很牛逼的情话来,又不喜欢太直白的,所以这种隐晦的表白和回应,老给我一种高级感,一种对理想爱情的遐想。毫不夸张的说,我那个时候应该至少想象了十几种这样的表白场面,不愧是我。现在回想,准备得很好,就是缺少了对表白失败的预案🐶。 隐晦的情话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浪漫好吧!想起奉太郎的“关于你所放弃的战略眼光,我来替你掌握如何?”(link,我做梦都想给喜欢的女孩说这样的话! 那现在为什么说不出这样的话了呢?细细一想,主要还是由于经历更多后,逐渐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的理解真是难以达成的,语言完全靠不住,即使同一句话,不同的人理解也完全不一样,更别说这样隐晦的表达,对方可能根本 get 不到,甚至会产生误解,所以,所幸失掉对浪漫场景的想象,有啥说啥,无趣但有效。 表白失败的话,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吧 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感觉到,男女主对彼此的感情,是极为小心的,都在慢慢试探。这其实和我们高中那些情侣或者互相喜欢的人的状态是类似的。从高中考出来之后,遇到很多“喜欢就大胆说出来和他在一起”的人,逐渐对恋爱的态度也变得 open,也逐渐忘记了原来的那种状态。 高中喜欢一个人,那真是小心翼翼的。“表白失败的话,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了”是那个年纪心里的大山(现在觉得这样的话简直搞笑)。这里的原因是,高中的时候,喜欢一个人,有强烈的非她不可的感觉。 非她不可,所以不敢贸然表白,怕表白失败连朋友都做不成了。非她不可,所以小心翼翼地交往,生怕遭她讨厌,那简直和世界崩塌了差不多。我常自嘲那个时候的自己:“你们仅仅是彼此喜欢而已,你就想着要和别人私定终身了,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公平”。 不过,现在看到高中的小情侣小心翼翼地谈恋爱,还是觉得很甜捏。 我根本不喜欢你 看到男主跟女主说我根本不喜欢你的场景,我笑了。这和高中太像了,非你不可+你不喜欢我,解法只有一个——骗自己说我根本不喜欢你。 现在,我会去掉非你不可的前提,一方面因为自己对爱情的态度更为 open,觉得以前执着于某一个人的喜欢是狭隘的;另一方面,是发现外面的人不一定都带着高中那些人那样真诚的态度去谈恋爱,很多人可能就是玩一玩而已(这没有对错,只是价值观差异),自然不能带着高中那种非你不可的态度去爱,对自己是一种折磨,对对方则是莫名其妙。 所以,现在遇到自己喜欢而对方不喜欢自己的,大概是一种“fine,遗憾但没有关系”的态度,不会骗自己说自己不喜欢她,但是能坦然接受,爱情更多是匹配、是筛选,这个匹配不上,匹配下一个。高中则是完全没法接受,只能自己难受住。 后记 我怀念年少无知时爱一个人那种真挚、青涩、非她不可的感觉,虽然这是由于对爱情狭隘的理解,但是这种真挚的情感是我不应该忘记的。叔叔我啊,年轻的时候也那么热情地爱过一个人啊! 感谢《言叶之庭》,让我回想起如此种种心情。 btw,可能是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喜欢的女孩子,所以对爱情可以带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可以尽情展现自己有多看得开,倒时候遇到真正喜欢的女孩子开始小心翼翼、患得患失,那就好笑了。 2024-10-03 Claude 3.5 Sonnet’s Reply ”关键是在保持理性的同时,不要完全失去对纯粹感情的向往和珍惜。毕竟,爱情的美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所包含的真挚情感和美好憧憬“ 说得挺好的
此刻的我对未来有何种期待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昨天,好友给我发来一句村上的话,《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的,他很喜欢村上的书: 有的东西不过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东西等到理解又为时已晚。大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在尚未清楚认识自己的心的情况下选择行动,因而感到迷惘和困惑 他说:“高中就读了村上的这部作品,如今这些话越看越觉得深刻”。 我的感想 我不清楚他从中理解的意思,但霎时间想到以前看到陈丹青说的一个道理和电影《无问西东》里的一句话: 所有的成长,不一定是懂得了什么道理,所有的成长背后都有一个底层逻辑,就是他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 ——陈丹青 这句话会让现在的我想到以前虚度的光阴,因而会大胆行动去做现在想做的事情,就像《凉宫春日》里说的:“守株待兔的话,是不会有有趣的事情送上门来的”,务必要努力创造记忆,在日后才不会觉得虚度了光阴。这也时常让我想到三十岁回望二十岁,觉得这段日子一事无成的窘迫感。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得人生,不知道你们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无问西东》 看完这部电影,对这句话产生深刻的印象后,我恰好看到一篇博客:28岁,我还想生猛下去,开始害怕青春突然逝去。 青春易逝,很多道理我们来不及懂,这很正常,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抓住青春的岁月,想清楚自己在意的事情,然后尽力去做到。这样,等意识到青春其实猝然远去的时候,可以流着泪跟自己说自己做到了一些什么事,可以告慰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 好友的感想 当然,上述只是我的理解,我并不知道好友的想法,于是问:“你如何看待村上的那句话呢?悔恨年少无知?”。答曰:“倒也不是,遗憾当局者迷罢了,此刻我们从以前的局(大学)到了新的局(工作),身在局中,自然看不清”。 我知道他在说什么,遗憾、无奈、苦笑,大抵如此吧,复杂的情感。 以前的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说此刻的局因为我们身在其中而看不清一些迷雾,那么我们至少可以把以前的局(大学)看清一些。 大学时期,迷惘、困惑、行动力低下,这再正常不过。大学的时候主要矛盾在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种情况当然没法提高行动力。 卷GPA?倒也没那么想保研。 社团活动?试过之后,发现和想象的社团差距甚远。 打游戏?说喜欢,也没那么喜欢,不过是无聊消磨时间罢了。 虚度大量光阴,或者其实应该说做了大量不同尝试后,也算是知道了自己的热爱所在。很清晰地记得,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已经开始能够回答“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这样的问题,并且能够说服自己。 所以概括说来,大学的局,主要矛盾在于不知道自己的热爱所在。 现在的局 回到现在的局,和以前的局不同在于,我已经知道部分自己的热爱所在了,我应该要把握住这些热爱的东西。 然而,想做和做到,是很大的距离。随着能力的提升,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是系统性的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思考和一步步耐心、专注、甘于寂寞的努力才能解决,这需要能力,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所以,现在的局,主要矛盾在于想做而做不到。 记得在学校书院足球队的时候,大家都很爱足球,很爱那支球队,很多人都暗下决心要努力练球为球队做贡献。我大一的时候脚法粗糙,后面经常自己一个人对着墙练球,最后脚法也算是勉强够用,离真正为球队做贡献还有很大距离,要跨过数个瓶颈的距离。在大学的时候,想到而做不到,我能够接受,学生时期能力太差,很多问题思考不够、努力不够、在乎这在乎那。放到如今,我觉得我应该要做到这些事,no compromises 对于现在的局,如果给自己一个建议,我给自己的建议是:培养自己的能力,想做的事情,能够评估做不做得到,能够说服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做得到,如果觉得自己能够做到,那就尽力去做到,然后就也不要怕失败。 与诸君共勉。
我对乔布斯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的理解
前段时间,看到美团王兴的访谈,在访谈里,有人让他给年轻人建议,他提了一句: 基本上最牛逼的建议乔布斯已经说了——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乔布斯的这句话我很早就知道,也见过很多次。看王兴访谈的时候,我突然仔细一想:“这句话是啥意思?”,发现我其实压根不知道这句话是啥意思,只是这句话出现太多次以至于我以为自己知道这句话了,所以每次出现我都熟视无睹。 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断思考:乔布斯说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是啥意思?最后经过比想象中复杂得多的探索,我得到了到目前为止满意的答案,用这篇 blog 记录一下我的探索过程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的来源和上下文 首先,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句话来自于乔布斯在 2005 年 Stanford 毕业典礼的著名演讲(YouTube link),是这个演讲的最后一段内容。 乔布斯大概是这么讲的: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本杂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是他们那代人的圣经。在 1974 年,这本杂志要停刊的时候,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这么一句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话影响了他,让他一直希望自己如此。当初他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和在座的毕业生是一样的年纪,现在他把这句话送给各位 Stanford 的毕业生。讲完之后演讲就结束了,乔布斯对这句话没有做任何解读。 《三体》里,章北海在父亲的病榻前,父亲告诉他:“北海,要多想”。究竟怎么理解”要多想“,其实完全取决于字面意思和章北海自己的解读。这里的情景也是类似的——乔布斯说:”毕业生们。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究竟作何理解,也是看我们自己的解读。 幸运的是,相比于”北海,要多想“这单单一句苍白的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句话有演讲里提供的上下文信息帮助我们去理解,于是我把他的演讲内容听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是觉得没法理解,就摘抄下来,并且在我在意的地方加粗,如下: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