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

初高中的时候就看过《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当时更多被天才男主的剧情所吸引,并且对男主最后痛哭的场景印象深刻,最近又看了一遍,发现关注点非常不同了,写写感想 知道道理容易,接受道理难 李宗盛在《亡命之徒》这首歌里有一句词: 人,再有本事也难抵抗命运的不仁慈,这道理再简单不过,接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真是讲得非常好,很多道理知道容易,然而要接受确实不容易的事情。或者换个说法——有些事情理性上理清楚之后,感性要真正接受其实要花不少的努力和时间,并不容易 对于很多聪明的人来讲,知道、推导道理对他们来讲其实并不困难,正因为不困难,他们很多时候会意识不到他们并没有真正接受道理,因而更容易困在其中 电影中,天才男主小时候被混账父亲家暴,给他造成了心理创伤,他聪明而擅长学习,自然会在长大后看一些书并且意识到:“这不怪我,it’s not my fault” 然而理性上这么简单的道理,感性上并不容易接受。聪明人都是相对自大的,他坚信自己不需要心理治疗,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甚至会看书学习一些心理治疗技法反过来调戏心理治疗师 电影结尾,随着男配走进他的内心,跟他说:“it’s not your fault”,起初他回答道:“i know”,男配意识到他并不真正释怀,于是不断重复 “it’t not your fault”,终于,他抱着男配痛哭起来,他终于真正释怀,接受了“不怪我”的道理 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童年创伤难以解决,在你年少无力、不谙世事的时候留下创伤的经历,如果再发生一遍,如今的你根本不可能会掉入陷进之中,甚至你会觉得当年如此受伤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确实痛苦,需要自我引导、自我告慰,让时间把这种伤痛变淡,最终完全释怀 当然,这不仅是原生家庭会带来的,另一个常见的情况是感情经历,有毒的感情经历真的给人带来痛苦,难以解脱。对我而言,更多是感情经历让我感受到这个道理,送给有类似经历的诸君《亡命之徒》的另一局歌词: 不要让某个女人做的蠢事,变成你,自己与自己的争执 自我展露、勇气、爱情 男主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我之前看得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当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完全可以正常交流,但一旦谈及他自己,他要么避而不谈要么选择撒谎(这是他下意识的行为) 因为这个原因,当有机会和女主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他退却了,害怕看到对方的不完美,害怕对方看到自己的不完美,这倒不是男主的个性导致的,我想是爱情发展会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只不过男主的性格使得这个问题更为严重 自我展露、接受彼此不完美的勇气是爱情中很重要的部分,我想也是爱情的魅力所在,如果没有爱情,我想一些孤僻的人(比如我)是不会有动力和勇气去展露自己的 ”天才“ 电影中,男主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能够轻而易举解出很难的数学题、面对控告能自学法律为自己辩护,之前看的时候真是觉得这样的特点让人觉得很爽、很帅 如今,我觉得这种对天才的刻画是大部分人对于天才的误解,这种理解我觉得是不正确的,在任何领域,都需要刻意练习、克服困难不断成长、互相交流,才能成为大师,不存在大家想象中的”横空出世、震惊世界“的天才,只不过是大多数人离前沿、离创新太过遥远,对其中的细节了解过少,才神化了天才

June 2, 2024

凉宫春日——追寻不平凡的热情

context: 工作大概半年后,开始在生活里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喜欢的东西上面,番剧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这是我大学期间拾起的爱好。现在看以前的一些番,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凉宫春日的忧郁》便是最近重新看感觉十分感动的一部番,“感动”这种情绪是第一次看的时候所没有的。 很酷的凉宫春日 三年前,大二,我终于得以和高中同学在当年的暑假一起相约厦门旅行,此前的几次计划,都因为不可抗力流产了,因此十分珍视这次旅行。那是我第一次和朋友出去旅游,所以印象极深。于是,在厦门的早餐店,大家一起玩着手机等着沙茶面,我点开久闻大名的《凉宫春日的忧郁》。special time special place,自然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楚地记着当时的感觉:凉宫春日好有个性,好酷啊! “我对普通的人类没有兴趣,如果你们当中有谁是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人、超能力者,请到我这里来” ——凉宫春日 这句经典的自我介绍一出来,当时还残存中二之魂的我当场兴奋得不要不要的。当时还是比较追求个性的时期,这种充满个性的话自然能够深深吸引我。 当时只管着崇拜又酷又好看的凉宫春日了,直到看完这部番都没有想过为何凉宫春日会执着于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人,甚至看的过程中连《凉宫春日的忧郁》中的“忧郁”都没有丝毫感受到。直到如今工作后一看,很自然就意识到这两个问题,并且看着看着就得到了解答: 凉宫春日为何忧郁? 凉宫春日为何执着于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人? 凉宫春日为何忧郁?为何执着于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人? 在一集中,凉宫春日给男主说到自己小时候看棒球赛的感受(bilibli对应时间戳链接):她原本以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特别的,每天和朋友的互动、开的玩笑都是特别的,直到看到棒球场那么多人,并且意识到棒球场的人也只是日本人口的很小很小一部分。也就是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实际上随时都会发生在日本的各个角落,自己没有任何特别可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只不过是一些非常平凡普通的事情。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凉宫春日陷入了忧郁。 也因为意识到自己的普通、意识到自己周遭的普通,不甘普通的凉宫春日知道自己一定要主动去寻找,这样本来发生概率极小的不普通的事情才可能有哪怕一丝发生的可能,这也是为何她对普通人类没有兴趣,执着于外星人、未来人、超能力者的原因——这是她在主动追寻不普通的时期。 我为何被凉宫春日感动? 这一次看到最后两集的时候,正好吃完晚饭在公司的草坪休息,休息一会儿还要回去加班。看着看着,很感动以至于哭了出来,没顾上边上的人。或许是因为刚工作对日复一日平凡度过的感觉尤为强烈并且对此还残留抵触情绪,所以想必是带着感慨和不甘的泪水——感慨生活貌似只能归于一日日无比平淡的日常、不甘于自己目前什么都改变不了。 以上是这部番的内容引发的共鸣最终引起的情绪,除此之外,还被凉宫春日这个角色深深感动。 和凉宫春日不一样,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不会因为自己普通平凡而感到失望。可是,我却分明感受到生活的平凡,感受到日子的匆匆流逝,仿佛能感到凉宫春日大声在我耳边呵斥:“不努力主动去寻找的话,你的青春会就这样匆匆流逝掉的!”。然而就像男主说的:每一天说普通也挺普通的,想不到有什么特别想干的事情,只是任凭时间流逝,安慰自己还有大把日子,让自己安于现状。 这正是凉宫春日感动我的地方: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意识到了自己普通的现状,意识到了时间的匆匆流逝,却仍旧无动于衷,或许是行动力不足或许是感觉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唯有凉宫春日,即使可能明知世界上不会有外星人、异世界人,她仍旧努力去寻找,即使徒劳无功、即使四处碰壁、即使感到绝望,这份热情仍然不褪去,这是最让我感动的。 是的,只是守株待兔的话,是不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的。要更加主动地去过自己的生活,虽然即使这样也不一定真的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但是抓住自己心里升起的每一分热情,尽力去满足自己,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就会发现生活非常不同。 守护我的凉宫春日 在番的结尾,凉宫春日得偿所愿来到了有趣的世界,却上演了 sleeping beauty 的剧情——因为男主的一个吻、因为喜欢男主,最后还是选择离开有趣的世界,回到了平凡普通的现实。 这让我想到:我的青春或许充满探索、充满对于生活平淡的不满,然而当我遇到某个人的时候,这一切都会潜藏起来,我不需要这些有趣的事情让我感到生活的意义,只需要她在我身边便已足够,我会因为她的存在能够安然忍受平凡的生活。我在想,这会不会是一部分我无法理解的让自己背负家庭的中年人的心路历程。 除此以外,我不得不承认,我对于生活的态度,其实是相当绝望的,任何一丝热情,都是基于绝望的基础之上生发,这种感觉不好描述。但总之,因为我本心是绝望的,凉宫春日这种天生就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就特别能感染我。热情是会被生活给消磨掉的,我希望如果我遇到了我的凉宫春日,我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帮她屏蔽生活的苟且、普通与无趣,去守护这份热情。 或许,我只是在祈祷,希望有这么一个人来救赎我,祈祷我能够得到一个机会,去守护我的凉宫春日。

March 10, 2023

灵能III——细碎的青春感

《灵能百分百》 两三年前,把《灵能百分百》第一季第二季看完了,当时还在追《我的英雄学院》,印象里这部番基本和《我的英雄学院》差不多——典型的热血少年番。 不过这部番是我比较享受的爽番:没有那种主角一开始打不过后面练级或者开挂打过的离谱便秘展开。我越来越欣赏不了那种热血,总会让我映射到现实:我 tm 没法像你们一样必死的局能反杀,哥们儿没有主角光环,放在现实生活中,我像你们一样嗯莽,够死几回了😜。所以,你们一开始就无敌就完事了,这样我能看得心安理得。 对于这类番,基本上就是看个爽,看不出啥内涵。然而,在《灵能III》,却看出了一些感动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种细碎的青春感,不知道是自己阅历增加导致的还是作品的内容确实更加丰富,也不去细究。 《灵能III》 这一季,有这么几个故事: 填志愿 鬼屋 忘乎所以 神树 通信中 接纳自我与表白被拒 每一个故事都很不错。我对填志愿、鬼屋、通信中、接纳自我与表白被拒的感觉比较深。 填志愿篇(ep1) 这一篇,主要讲的是:主角龙套要填志愿了,但是他完全不知道填什么,因为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 这里就很真实,我感觉我很久以来,乃至到现在,其实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日本在初中的时候,就要想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了,和我们的教育倒是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相应的志愿应该是高考志愿吧。我感觉:我们的志愿其实是完全没有引导的,而且是过分强调经济意义上的功利而不强调个人意志的。不过这也和两国的就业情况有关系,我国确实存在选了一些专业容易亏到眼红别的专业的情况。 不过关于填志愿,我只想说:欠的债迟早要还的。没有充分探索的情况下,我们的迷茫其实会持续很久——可能整个大学生涯都在持续,可能出了社会要持续几年。我感觉,甚至到了三四十岁迷茫也不是啥稀奇事——没有想清楚的志愿,终究要还债的。 当然,我觉得大部分人其实都很难想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然后很坚定地去追求,即使他已经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正如《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这样很早就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终究是 lucky boy,是少数的,我们也不需要苛求自己,把人生当作一段旅途,慢慢探索就好了,反正又买不起房(bushi)。 这里灵幻说的话就挺符合正常人的情况的,人生的路径往往是充满巧合与缘分的: 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觉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不要去想会不会后悔确实是适合我的路,因为我现在就完全不会究竟以前发生的一些遗憾与后悔的事情,只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鬼屋篇(ep2)、通信中篇(ep7~8) 这两篇打动我的点是类似的:有一件自己想做、但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最后做了,然后收获了美好的回忆。 鬼屋篇,班里准备文化祭,准备搭建一个鬼屋,主角和同班的一些比较懒散的同学一块儿负责做鬼的衣服。一开始,大家都觉得糊弄糊弄就完事了,何必浪费这个时间呢?主要是:用心做了也不一定收获好评,还不如糊弄糊弄了事,也不会有人怪你。主角一开始也抱有这样的心态,但是因为一些经历,他下决心要好好做,就行动起来了,那些摆子同学被他的行动搞得有点愧疚,所以也加入进来一起做。最后,果不其然——他们做的衣服并没有收获好评,和糊弄了事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和我们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大多剧情都类似。不,比现实还稍好一些,现实有人会嘲讽你:“费那个劲干什么呢?”。 没有差别吗?确实别多大差别,但有一点差别:大家都觉得自己用心去做这件事了,尽管最后结果没有差别,但是在大家的内心里是有差别的。对,就这么一点小差别。但我发现,这一点的差别,会使你在多年后对这件事印象深刻,一些糊弄了之的事情,经年累月,要么忘记要么只有模糊的印象,而用心去做的事情,却常常让你回忆起彼时的心情,让你为过去的自己感到骄傲,给现在的自己带来力量。 通信中篇,心灵感应社的几位成员为名存实亡的社团组织了一次社团活动——去登山,在山顶向外星人发出心灵感应,召唤他们来地球见面。这样的活动,向来是不讨喜的——首先,会有人迟到,继而搞得一些守时又性子急的人心情不好,打退堂鼓;然后,在登山过程中,有不耐烦的人会觉得山顶怎么迟迟不到啊,然后就不想爬了。总之,状况会有很多,甚至会有人在半路上情商极低地质疑组织者:“为啥搞这样的活动啊,找个奶茶店吹空调打牌不香吗?”在番里,正遇到了类似这样的情况,但是大家终究还是因为最开始都想做这件事,在互相鼓励下一起登到了山顶。到了山顶之后,即使最开始没有成功召唤到外星人,一位打了几次退堂鼓的社团成员仍旧觉得:即使是这样也足够了,大家都努力过了,是一个很美好的经历。 是的,这样特别的活动,会成为彼此的记忆,尽管会有人在当时意识不到这一点,在路上牢骚不停招人烦。但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不要管他们,到最后的终点之后,你会发现从他嘴里说出的“还不错”这样的傲娇字眼让你对这次的活动更加印象深刻,哈哈。 这两个故事让我想起疫情期间的一件事。 疫情期间,我还在读大学,疫情原因没有返校,然后就经常会和高中同学出来聚会。这些聚会里,大家大都在打牌或者互相打听感情状况,搞过非常多次,但都没啥印象了。唯独有一次印象深刻:有天晚上吃完饭,大家说去外面玩,本来打算像往常一样去奶茶店打桌游,但这次有个大聪明突发奇想说:去登山吧!大家一开始挺嫌弃的,但反正也不知道干啥,所以还是去了,那天山路上没开灯,黑灯瞎火就这么上山去了xD,大有“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觉,别说,一路唱着歌开着玩笑上山真是相当开心。 这告诉我的道理大概就是: 对于一件事,如果想要用心做好,就用心去做吧,不要因为即使用心做了不能收获世俗上的成功就不用心去做 要抓住心血来潮、突发奇想的时候,想做就去做 想好好做的事情用心做、想做的事情大胆去做,会给自己带来非常不一样的回忆,而我是非常喜欢非常珍惜这些回忆并且能够从这些回忆中汲取力量的人,所以我应该多去创造这样的回忆。 接纳自我与表白被拒(ep9~ep12) 这一篇,主要讲的是,龙套之所以喜欢楠,是因为即使楠见识了自己强大的力量,还是能够接纳自己。但龙套其实一直都不能接纳自己拥有强大的力量,一直压抑这股强大的力量,担心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的力量会把自己当成异类。还有最后,接纳自己然后表白被拒了,不过疑似成了女主的男闺蜜,哈哈。 好像我高中喜欢女生的开端也差不多是如此,我称之为感觉像是感受到了圣母的包容。当时算是班上的刺头,被班主任各种针对很难受,然后倾诉得到了她的安慰,就感觉有了某种心灵寄托的感觉,现在想想也挺美好的xD。 感觉最后一段关于接纳自我的对话,太细腻了,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害怕展现自己一些感觉很不好的品质给自己的朋友,但是却忘了:其实真正的朋友接受的是全部的你,不管是好的你还是坏的你,交朋友不是立人设。就像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虽然有的时候爱显摆卖弄、喜欢抖露别人的小秘密,但是他也是家乡少有的重感情喜欢召集大家吃饭联络感情的人,真正相处久了,就会比较了解朋友的优缺点,也能够互相包容缺点了。 结尾 《灵能III》不像一部热血少年番,它更多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多描绘的是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而不靠打斗场景的热血来作为卖点,我喜欢这样的番。 想起不知道哪里看到的观点:文艺作品其实是某些问题的答案,不过它不直接告诉你答案,不给你列论题论据搞得有理有据不可辩驳,作者就给你讲个故事,传达某种情感,告诉你他大概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这种回答方式的巧妙在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能从中感受出不同的东西,也能得到属于每个人自己满意的解答,这使得好的作品可以跨越阶层,可以穿越时代。

December 25, 2022

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开始呢!

《男高》、《女高》、《日常》 我对三部经典的日常番——《男高》、《女高》、《日常》,印象都特别深。此时此刻,二刷完《男高》产生的许多感受,应该和另外两部番也分不开。 《女高》 《女高》是我的入宅番,2019 年的 7 月番,陪伴我度过了我的大二学期。那是压力很大的一个学期:刚开始学习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专业课,尽管学不懂但还是要面对一个又一个 DDL,可能是因为压力大的原因,经常失眠。某个深夜,我不知怎么就点开 b 站番剧一栏,从此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还记得当时热情了很长一段时间:会因为又搞懂弹幕发的某个梗(老虚、泡泡茶壶)而感到高兴,会因为自己在 b 站的追番列表里的“看过”数增加觉得有成就感。 那种感觉,应该是身为小镇做题家的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热爱的魅力,这些感觉让我从小镇做题家对努力的偏执追求中脱离出来,真正开始学会去生活、去热爱投入喜欢的东西而不去管所谓的“有用”。 《男高》 《男高》则是某天开始在学着数据结构的内容、做着 OJ 的题目,然后觉得累了,想起看到过的弹幕”今日的风儿甚是喧嚣“,就去搜了一下,之后带着“就看一集”的想法,一个晚上把12集看完了,在自习室里。哈哈哈哈,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罪恶感吧,所以印象极深。 《男高》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真实。除去和我们文化不太符的胖次文化不太能体会之外,别的内容都让我回忆起我自己。 一本正经就开始角色扮演很真实。虽然到了高中已经不太会和同学一起角色扮演了,但是主要还是由于怕尴尬而不是没有热情😏。记得晚自习回到家,会拿自己的魔尺玩具扭出个造型然后想象这是个 LOL 英雄,给它设计技能、想象它在比赛里大杀四方,记得当时想了个叫“鸟枪换炮”的技能,就是可以变换武器,后面还真出了个和我想法一样的金克斯,哈哈。 一本正经就开始瞎说、捉弄人也很真实。当时有同学很会装:看起来巨急从教室外面跑过来跟你说班主任找你,艹,还以为有什么大事,结果跑过去发现被耍了,笑死。还有同学会走到你的左边摸你的右肩,你就会往右边看。我觉得这种捉弄对于那个年纪的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增进友情的方式,平时客客气气的都不知道跟你算不算兄弟。 最真实的其实还是平时互相捉弄互相调侃的朋友,在关键时刻其实相当靠谱,能够照顾到你的感情。高中时期有人说我:“你这样说假话骗人(他的意思应该就是捉弄人),人家都不知道要不要信你”,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大概回复了一句:“懂我的人自然知道我何时是正经的何时是假正经”。现在看来是真的这样,玩得好的人真是会懂你啥时候在开玩笑啥时候在正经,说实话,有的人甚至能从你的玩笑中感受到你笑带着泪的感情。当然,虽然因为涉世未深,暂时还没有遇到太大的人生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在面对人生浮沉的时候是可以互相信任、相互无私帮助的。 《日常》,日常 《男高》、《女高》我都特别喜欢,以前我不太明白这种琐碎的日常片段形成的番相比于一部完整剧情的番为何会更加吸引我。在我看了《日常》之后,里面的“我们一日日度过的每个日常,实际上可能是接连不断的奇迹”这经典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了日常番的魅力。日常片段其实更加像我们的生活:一日日都是琐碎的日常,每一天都稀松平常,然而总有些感动穿插在这些日常中等你一个个拾起,最终积累完整的感动。正如《男高》里的剧情,前 11 集半都是高中的日常,最后来到有仪式感的毕业典礼,我们才发现,我们在一个个日常中积累了那么多成长、感动、友谊和回忆,不论是高中、大学还是工作,其实都是这样的,这才是生活,没有突然被车撞死转生拯救世界的展开,只有一个个要度过、要熬过的日常。 如今,已经毕业的我已经工作了三四个月了,更加体会到什么叫琐碎的日常,相比于学校里的日子,这种日常仿佛更加漫无边际,前阵子还在感受着开始打工的不适感,一转眼就已经逐渐适应投入到一个个日常的工作中去了。 “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呢!”

November 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