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填志愿

前段时间,我在深圳的表妹刚考完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让我给点建议。虽说是表妹,但我和她从小玩到大,关系非常不错,确实可以提一些不是场面话的建议,可是我发现这其实很难。 填志愿说白了就是选学校和选专业,选学校其实并不难,因为分数出来之后能选的学校范围就出来了,把学校的各种条件和自己对学校、城市等喜好一对比,学校的名单就出来了,分数段差不多的学校水平基本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怎么选没太大所谓。 真正的难点在于选专业。选专业其实比选学校重要,甚至重要很多。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填志愿的时候,发现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老觉得自己不要亏了高考分数,于是为了冲某所学校选了没那么好的专业,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冲那所学校而在另一所专业可以任选的学校选自己想选的专业。比如听说有个朋友,高考冲中大,最后分到海洋系,四年后保研到计算机类的专业。我们根据他保研的选择,推定他最终是打算从事计算机这一行,那其实他高考时完全可以选择分数相对较低的华科,选计算机专业,这样不是多四年学习计算机吗?找工作的时候,用人方只会觉得华科和中大的学生都很不错,完全不可能说华科计算机的学生不如中大计算机的学生的,对他们来说其实差别不大。在分数段上“亏“点分选个好专业,其实是更好的选择。 选专业要选好的专业,那什么是好的专业?这主要有两种角度: 功利性的。一般就是这个专业出来好不好找工作、能不能赚钱 看孩子兴趣。孩子感兴趣的专业对他来说就是好专业 我发现不管是从哪种角度,做出选择都有一些不容易实现的前提。 从功利性的角度。大部分家长都是从这个角度去看专业选择的。从这个角度做出好选择的前提是家长拥有很广的视野和不错的前瞻性:一方面要视野足够广,了解各个专业的出路情况,这样才能知道怎样的选择是真正的好选择;另一方面要有前瞻性,因为专业出路好不好不能看做出选择的时候,要看几年之后孩子毕业时的情况。其实做到有视野就实属不易了,即使很多有钱的家长,也做不到这一点。而前瞻性,以我目前短浅的见识,感觉无论如何都有运气成分,即使很有见识的家长,也要小赌一下。总之,从功利性的角度做出好的选择对家长要求非常之高,而大部分家长都到不了这种水平。 从我的角度来看,很多家长过分功利地进行专业选择,没有考虑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我遇到的家庭,不论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还是家庭条件殷实的家庭,都在说要找好就业、工资高的专业。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这样选择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优渥的家庭,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做这样的选择,他们大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大胆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更有机会做出一番成就来,更有机会做到只有自己能做到的成就,即使失败了,家里也能兜个底给口饭吃,他们的孩子相比与一般家庭的孩子,多的是选择的空间、多的是试错的资本,可是他们意识不到这一点,非要让自己的孩子好就业、工资高,这样虽然自己的小孩最后也能活得体面,可是却失去了绽放属于自己独特光芒的机会。 在我看来,一个家族应该是这样的:高光时刻属于乍现的天才,而其他人需要为天才的出现做铺垫。而这个家族的发展是这样的:贫穷的一代努力变富,富有的一代努力给自己的子女创造机会去做他们喜欢的东西,当天才出现,他在自己的领域如鱼得水,这个家族便在人类历史中闪光。如果一代代都像我遇到的家庭一样,考虑孩子找个好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理想情况下这个家族会很平稳,也存在天才出现的可能,可是很多天才可能就这样被扼杀了。 我表妹家里条件挺不错的,在深圳有房有车,为了家里二胎又买了套学区房。他爸爸好像很想让他报一些出路很好的专业,我既不喜欢提建议也不喜欢教人做事,就问她:“你说你家里这条件,会让你饿死吗,为什么非要选一些赚钱的专业呢?难道不是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好了吗”。可是,我忘了,高中刚毕业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所以即使得到父母支持去追求自己的兴趣所在,她也只能凭感觉。 所以,从孩子兴趣的角度去选好专业,前提是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且他还得知道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自己所选的专业真的是一回事,这其实特别难,毕竟大家都在埋头准备中考、准备高考,兴趣哪能比分数重要?我觉得这需要家庭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的兴趣。 从我的角度来看,好专业就是孩子兴趣所在的专业,要让自己的孩子选到属于他的好专业,需要: 努力赚钱为他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从小培养他的兴趣,让他大胆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提升自己的视野,给他提供一些 insight 给他作参考 说起来,我发现我喜欢编程,还是在大学之后的事情,所幸在我的大学专业是进去之后到大一结束或者大二结束再选的,不过我还是很羡慕那种初高中就接触编程然后大学不需要犹豫就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同学。

July 14, 2022

爱情,大概是奢侈品罢

《我本芬芳》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两个月前看完的,当时就在豆瓣上写了书评,现在搬运一波。不过我现在完全想不起来为什么我会突然开始看这本书了,记得当时这本书电子版还没上架我常用的微信读书,但是上架了得到,为此还开了个得到会员。不过我猜,是因为这本书的介绍吧,第一感觉是:老式的婚姻,没有恋爱,只有结伙过日子,我觉得我婚姻最坏的情况是类似的,相亲谈条件,谈拢人接触接触还行就结婚,我在探索和思考这是否是可行的,于是对这本书很感兴趣。 大致内容 这本书大概讲的内容是:少女惠才在很年轻的年纪嫁给了吕,她很喜欢吕,但是发现吕不喜欢她,对她十分冷漠。感情上她完全难以接受,但是还是和吕磕磕绊绊过了一辈子,这期间磨合得越来越好,相互扶持,养大了子女,一起度过了六十年的婚姻生活。可以说是旁人看来很美满的婚姻,但小说结尾,惠才问吕:你下辈子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吕坚定地说不愿意。 书结尾的一个片段: 过了一阵儿,她又去问:“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吕依旧摇头。 “摇头不算,你亲口告诉我。” “不愿意。”三个字说得极其清楚。 惠才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内心五味杂陈。她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平板电脑,飞快地写起来…… 她终于知道,这六十年的婚姻——大家眼中的钻石婚——的确也是固若金汤的婚姻,只是她和他都没能获得幸福。 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 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 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的感受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且几乎没有感情经历的大学生,对婚姻和爱情的话题自然是缺不了思考,生理和心理上原因加上同龄人的影响都在促使自己去思考这些话题。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会是我喜欢的人,我会怎么和喜欢的人相遇,我不知道即使遇到了我能不能追上。我觉得自己大概是不会有人喜欢,大概也不能很好地展现现在姑娘们要的那种对她们的喜欢。这些话题,在我出社会前应该完全没法推进,所以我最近会思考这些问题最坏情况:不结婚或者和一个不喜欢的人结婚。我大概是耐不住钢筋水泥出租房里寂寞的气氛和自己寂寞的心情相互叠加产生的空虚感的,这或许无所谓,但是我完全无法抑制我对小孩子的喜欢,我太喜欢和小孩子交流了!所以我肯定想要小孩子。所以最坏情况应该会是和一个不喜欢的人结婚。 我的原生家庭是充满爱的,父母的关系让我觉得婚姻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是有一次和父母聊起他们的初识与恋爱,我大概是觉得当时母亲也没那么喜欢父亲,不过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加上父亲也算还可以,于是他们结婚了,但是他们最终是非常相爱的。我的大学室友也说他的父母一开始是奉子成婚,浪子性格的父亲本来很嫌弃母亲,几度说要离婚,但是到了现在,父亲反倒十分依赖母亲。所以我觉得,爱情大概不是婚姻的必备要素。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惠才的结婚选择有什么问题,在开始的时候,我对吕的冷漠态度感到厌恶,在最后对吕的转变感到欣慰,我其实认为,这作为丈夫来说已经够了,尽管不是那种相爱,但是这样相互扶持的婚姻,已然是成功的了。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吕是一个没那么执着的人,他一定会被惠才的行为感动,于是他最后的回答会是愿意,于是我们会觉得这样的婚姻也没有什么,老一辈人的婚姻也不似我们现在想的那么恐怖的感觉。 所以,我大概觉得我的最坏情况可能并不一定带来一个坏的结局,我可能会和她相爱吧,我也可能不会和她相爱吧,但是如果她一直陪着我,那也挺好的。 我当然觉得惠才是可怜的,我至少不会像吕这样不近人情,所以娶一个我不喜欢但喜欢我的姑娘我也不会太冷漠,但是产生负罪感我大概完全无法承受。 总而言之,我期待爱情,但是基于我贫瘠的生活经历,我会觉得爱情是奢侈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们大可以用一生去等待那可能永远不会来的爱情,当然也可以在心中删去所有对爱情的美好修饰词,相信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总之,不论怎样,不管我最终是否相信爱情,不管她最终是不是我喜欢的人,我希望我能够为她负责任,即使我很流氓地因为寂寞而结婚或者为了结婚而结婚。

July 7, 2022

我的 Journal 记录方案

用了将近半年 Logseq 了,记笔记的方式倒没有很大的长进,但是养成了记 Journal 的习惯,现在觉得正经人真的应该记日记好吧🤓。 Journal 究竟记录什么 记 Journal 比较大的问题是,究竟记录什么?如果刚开始记 Journal,我建议开心就好,想记啥记啥,我开始就是这么做的,主要我本来也有思维跳跃和自言自语的性格,所以很享受这种想到啥记啥的感觉。过一段时间回看这些 Journal,你会有体会究竟什么记录是有必要的,而什么又是没必要的,到时候做出调整就好了。我想每个人的体会是会不一样的 ,我目前的体会是应该记录: 我做了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 回想完全不经记录的那些时间,比较深的感受就是,感觉好像啥也没做,即使自己有印象有些时间很忙很累。显然不是啥也没做,而是忘了,需要一些东西来唤起记忆。所以,当突然想到我今年上半年在干什么啊,跑去回看 Journal,一目了然,原来二月学了某技术并写了些有意思的东西、原来我真的刷了一些题啊,这种满足感让我坚定要记录我做了什么。 同时记录下来就有机会让自己复盘反思一些关键事情的处理,进而调整之后的决策。所以对于一些感觉重要的事情,除了记录经过,还要记录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让以后的自己能理解记 Journal 时的自己,做出完整的反思。 我的想法 近一年开始用微博进行碎碎念,很多有趣的想法一想到就发微博了,回看的时候就能进一步思考和反思这些想法,挺有意思的,一些现在看来很幼稚的想法甚至可以让自己乐呵很久。这种回看时无比快乐的感觉让我觉得记录想法是很有必要的。 我如何记录 我用 Logseq 的 Journal 来记录我做了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同时所有的笔记都通过 Logseq 记录,这样做了什么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想法当然也可以使用 Logseq 来记录,不过显然不如 Twitter 微博这种社交媒体的感觉好,不论是记录的体验还是回看的体验。社交媒体确实比笔记工具更适合记录那种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它们设计出来就带有随手发的属性在,同时社交媒体可以在回看的时候评论原来的想法形成 Thread,这样可以看到想法的变化。当然如果是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写成博客分享的想法,我还是会用 Logseq 开个页面来记。 所以就决定用社交媒体进行想法记录了。在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微博记录之后,一方面微博没有 Thread 的特性,另一方面监管的存在,让我觉得不太舒服,而 Twitter 则没有 private 发布的功能,这使得一些想法的记录要考虑别人看到而很别扭。最后发现了 Mastodon,使用上和推特差不多,但是可以设置 followers only 发布什么的,加上用户不多,发表一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也不用担心外网不是法外之地吧🙃。总而言之,Mastodon 真的很不错。当然用 Mastodon 的前提是,这些想法我就给以后的自己看,不和别人进行交流,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追求互动交流,Twitter 会是更好的平台。

June 20, 2022

Atomic Habits: 不止于习惯

对于方法论的书,我向来是嗤之以鼻的。但有次听播客,播主推荐了 James Clear 的 Atomic Habits,好奇去看了下,使得我对于方法论的态度由完全抗拒变成:“太迷信方法论是不可取的,但完全不接受方法论也是不可取的”。这本书是在三个月前看完的,看完之后,一段时间都对方法论的书籍很有热情,跑去看了比如 GTD,比如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这样的经典书籍,确实觉得经过时间考验的方法论是值得一看的。 关于习惯,我之前翻过《习惯的力量》,但完全看不下去,讲了很多习惯怎么怎么厉害的话,有种老师在讲台上啰啰嗦嗦的感觉,但 Atomic Habits 完全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我觉得主要是因为 Atomic Habits 的一些观点足够新颖和深刻。 习惯起作用的基本原理 Atomic Habits 一开始介绍了习惯起作用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对我启发很大。 我一直以来都对习惯有很大疑问:习惯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转变,感觉无足轻重,那何必在意呢? Atomic Habits 说要用复利思维去思考习惯,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因为习惯会在生活中不断重复。一个好习惯可以产生正复利,而坏习惯则会产生逆复利。同时因为习惯是一个复利进程,任何复利进程最有力的结果都会来得比较晚,这确实符合生活体会。 利用复利复位去思考习惯,可以让自己更加重视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进。 之后 Atomic Habits 提到:习惯和身份相互塑造。这个观点对于我来说真是十分深刻,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感觉。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会跟别人介绍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介绍,往往加上一些事实会更加生动,比如我会介绍说我喜欢足球,每周都至少踢两次。原来我一直认为,踢足球和每周踢是因果关系,即每周踢是因为我喜欢足球,但实际上,两者是互为因果的:不仅每周踢是因为我喜欢,还因为我每周踢所以我可以让别人认为我真的喜欢,更关键在于,同时可以让我自己认为我真的喜欢。 上面的例子概括来说,就是——“行为能够加强自我认可”。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发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认为我一直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人,其实是基于从小的一件件事情得出的:小学初高中和同学跑去上网、上课不听课喜欢自学、大学不接受学校体系下的定义。 习惯是我们每天不断重复的行为,所以习惯在自我认可加强上会有更强的效果,如果我要说我喜欢读书,我有每天读书的习惯显然比我偶尔看书更能让我确信我喜欢看书。甚至可以说,习惯本身就是我们的身份。 这个观点带来的启发就是,想培养习惯的时候,先思考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努力用习惯去印证自己是这样的人,这对于我来说比单纯培养习惯有更强的动力来源。这个观点给我带来的更大帮助在于,遇到艰难的事情的时候,我选择尽力克服而不是摆烂,因为我知道这样的经历会让我能相信我是一个能够顶着压力克服困难的人,进而在后续的生活中更能勇敢地面对困难。 养成习惯的方法和误解 Atomic Habits 还介绍了培养习惯的方法。这一部分主要是给我解开了一些误解,至于方法本身,印象倒是不深。 首先是:不要将习惯理解成 repeated task,理解成 trigger 会比较好。 目前有大量的 habit tracker app,这些 app 大同小异,都是添加一些习惯,然后每天可以记录自己有没有做这些习惯,通过连续打卡获得成就感。这些 app 误导我们去认为习惯就是这种需要连续坚持做的事情,没有坚持做就是没有培养习惯。 然而,每天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习惯,习惯其实不需要这样强迫自己坚持做,习惯往往是一些 trigger,会被我们遇到的事情触发。比如,坐地铁时主要干啥、睡前干啥、早上醒来干啥,这些事情都是习惯,留心会发现我们做这些事是有倾向性的。把习惯理解成这样一个个被触发的事情,去设计和优化触发流程,才是培养习惯的正确打开方式。比如我使用滴答清单实践我的 GTD 流程,养成用 GTD 管理事务的习惯,最关键的 trigger 就是我每次打开手机看到有待办,就会优先处理待办;比如养成 RSS 阅读的习惯,最关键的 trigger 就是 inoreader 插件提示未读,每次打开浏览器都会去清理这个未读。 然后是:不要高估原动力,环境往往更重要。 我原来觉得,只要动力足够,环境完全不是考虑因素之一,但是实际上人受环境影响很大。比如我寒假决定要为了健康改喝零度可乐,但是寒假在家期间,由于门口的便利店只有普通可乐,我嫌麻烦就继续喝普通可乐了,试想如果门口便利店有零度可乐,我应该就会改喝零度可乐了。这里环境的概念是宽泛的,比如电脑也可以是一个环境,如果我们用同一台电脑打游戏和工作,工作的时候就很容易控制不住打游戏,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在书房办公,在卧室打游戏,严格遵守,就能防止因为环境影响带来的不自律。事实上,不要在寝室学习、跟狐朋狗友学坏了这样的说法都是在讲这个逻辑,旅行能够出乎意料地给人带来启发也是因为环境的转换。...

May 21, 2022

做自己的观察者

人,终究是本能地活着,我们不论如何设想自己会遇到什么情况要怎么做,最终靠的都是本能。 我们的未雨绸缪,我们的各种准备,都是为了自己产生本能服务。 本能是个不便于分析的东西。比如明明如何分析来分析去,都应该在女朋友生气的时候示下弱,可是你就是说那就算了吧,我们不合适。 我们本能会做出什么反应事实无从分析,但我们做出的本能反应却可以细细分析,比如为什么自己一个很冷静的人会当众无能狂怒。你本能的反应,其实反映了一些内在真实,你说什么骗不了自己,身体做出的反应是诚实的。所以分析自己的本能反应,就是发现自己的内在真实,这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自己。 要做自己的观察者,我们的所有反应都值得细细观察。

September 3, 2021

热爱永存

“爱好是很重要的” 记得高中某节课,兰素芹(高中语文老师)说:“爱好是很重要的,你们以后会体会到的”。当时的我当然不会认同这句话,哪怕不考虑当时极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仅考虑高中环境塑造出的奋斗逼和唯分数论者属性,都足矣让我不屑地想到:”爱好有啥用,分数才是最关键的“。当然兰老师的这句话会时常在我中午学不下去揣球去球场的时候用来缓解摸鱼导致的焦虑(当时巨奋斗逼,中午十二点下课规定自己得学到十二点半以后)。 不过我当时不认可其实也没错,因为当时老师根据爱好很重要这一命题,引例到: 踢球好的男孩子受女孩子喜欢 有爱好能交到很多朋友,对于以后有很大帮助 这种外在的收益显然并不能让我满意,甚至会引起很大程度的不屑。并且,让人震怒的是!经过几年大学生涯,我发现第一例显然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还记得随院篮球队去港中深和他们的逸夫书院(应该是偏文科的书院)打交流赛的时候,边上一堆女生,嘀咕 xxx 好帅什么的。然而,在南科大这样的理工科学校,被夸帅的时候仅仅在酒桌上,觥筹交错之间,几个男人商业互吹:“说实话,xxx 有点小帅”,“我也感觉你很帅♂”,直接进行一个泪的流😭。例子 2 倒是说的没啥问题,能交到朋友是爱好的一个很大意义,我确实通过爱好结识了一批好朋友,这些朋友也确实在很多时候给了我很多欢乐,给我带来很大的力量,不过今天话题不在与此,不作展开。 爱好对于个人内在的价值 老师将爱好与实际收益联系,告诉我们爱好很重要,这确实是一个角度,是对于缺乏经历体会的人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而我想说,在有一定的经历和体会之后,会发现爱好对于个人内在的价值是这些功利性的外在价值所难以比拟的。 刚进入大学,经历的是小镇做题家到大学生的转变,生活不是很丰富,每天基本都在学习。当时不怎么逛 b 站、不玩游戏,以玩手机为耻。这样的生活很无聊,虽然对于小镇做题家来说充满充实感,但是显然,这样的生活不可能维持太久,不管是学习太久精力不够还是人对于喜欢的东西的需求都会导致根本学不下去。这导致不论是学习状态还是个人心情,都不是很好,使得学习效果很差,同时个人能力也没有提升,只是学会了一些在后面将很快忘掉并且永远用不到的课本知识。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久,索性当时也稍微喜欢打打篮球,一切没有变得十分糟糕。 可是,生活开始给自己开玩笑:课程学不懂,但发现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学习动力去弥补,gpa 一落千丈。在这种低谷的时候,自己只会拿着书本嗯啃,啃不下来怪自己不行,继续啃,还是啃不下来。那么结果可想而知:生活变得一团糟,像是垂死挣扎的小虫,抖动着身体,用整个生命的力量挣扎着,结果却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在这个阶段,我很庆幸,自己有了自己热爱的一个东西——番剧。很清晰地记着,我的入坑作是《未闻花名》和《女高中生的虚度日常》,都是晚上睡不着熬夜看的,当时的感觉是十分奇妙的,像是开启了新大陆一般。于是我逐渐在很多个失意的夜里就着苦涩的咖啡和咸咸的泪水靠着番剧的陪伴度过最艰难的时光,于是我开始从一蹶不振到发奋上进。 状态并不是一条直线,在大多数时候,它是一条沿着 baseline 上下起伏的曲线,会时常有最低谷和最高峰。在最高峰的时候,哪怕是读晦涩的论文,也能专注地干下去,在最低谷的时候,哪怕早上下床拿个充电器也嫌累。在高中的时候,我们离真正的生活很远,状态差仅仅是啥也不想学,而在大学,我们是完全自由的,生活的各个细节都由自己体味,于是状态差便是整个生活的改变。我们的爱好,会在我们低谷的时候静静陪伴着我们,帮助我们走出这些时光,帮助我们重拾信心。 热爱让你在百无聊赖之时提起兴趣做事,热爱帮助我们度过凹凸起伏的人生中的低谷期,热爱在热情被生活打磨的灯枯油竭之时保留一份热情。 什么是热爱 我理解的热爱,不仅仅要喜欢,更需要深入了解和尝试。因为喜欢仅仅是心理的感觉,更多时候可能是第一印象,深入之后,可能发现自己喜欢的和实际的完全不同。 我的热爱 足球 追番 看书 游戏 打算尝试的 pixiv 画师 长期贡献开源项目 摄影 (这可以列一个很长的 list)

June 4, 2021

北方的空地

今天,看到甘肃马拉松赛的惨剧,感到不寒而栗——在马拉松比赛中,好几位经验丰富的跑者,因为恶劣天气失温最终去世。 我很早就知道失温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就跑去刷如何处理失温啥的。刷着刷着,大概是因为防止失温是穿越无人区很重要的话题,就刷到了推自行车穿越无人区的话题,又由无人区刷到《北方的空地》这篇帖子。这是一篇作者记录自己穿越大羌塘无人区的帖子,给我带来很大震撼: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推荐大家去看一看✅。阮一峰也有一篇博客讲到这则帖子:北方的空地 - 阮一峰网络日志。 穿越无人区,是十分冒险的行为,不仅会遇上恶劣的天气,还可能遭遇野生动物的攻击,即使没有被恶劣环境折磨,由于穿越需要较长的时间,生存所需的水和食物可能在中途就不够了,所以穿越无人区要推自行车,不是为了能骑行,而是为了尽可能多带物资。 不夸张地讲,穿越无人区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环出现了问题,就走不出来暴尸荒野了。 穿越无人区,需要有过硬的户外生存知识。比如知道如何应对不同的野生动物,人的身体能力相对于野生动物实在是差距甚大,即使是印象中笨重的熊跑起来也比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要快,如果让它们对自己产生了兴趣,那基本没可能活下来;比如依靠指南针等设备进行定位和寻路的能力,无人区没有高德地图,想要中途跑路需要知道该怎么走,这需要人自己判断;比如维修装备的能力,在无人区中,有一些装备是重要的,比如指南针、自行车,不可能坏了就不用了,需要自己修。还有很多很多别的户外生存知识,只有各种知识尽量完善了,才能有希望在环境恶劣的无人区中活下来,网上一些说走就走穿越无人区的行为无异于送死。 在无人区生存,对于身体、心理上都是考验。身体上的考验自然不用多说,恶劣的环境会让人伤痕累累,会让人疲惫不堪。在心理上,生理上的疲惫势必会导致心理上的疲惫,同时,由于需要走出无人区,对于食物每天的配比,需要精确到克,防止后期食物不足走不出去,并且食物种类有限,带的调味料量也有限,这样的伙食条件持续久了,极容易让人感觉嘴馋想多吃些,然而又不能多吃,不然后面不够吃了要饿死,这就对人是一种很大的考验。不过无人区的美景对人的心理倒是很大的慰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人难以想象的,美不胜收的风景不也正是人们冒名前来的缘由之一吗,自由的景致、脱俗的风光,是人们痴迷这儿的很大原因。 同时,即使各方面要素都具备了,也需要运气成分,特别是作者穿越的大羌塘无人区很大、环境很恶劣,这种情况下,运气成分可以说占了相当一部分。可能,运气不好,穿过一个山谷正好遇到饥肠辘辘的狼群,可能遇到把人卷起来的沙尘暴,可能阴雨连绵被大河围困,即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也可能逃不过那个要命的可能。所以,穿越无人区,更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一旦失败,就是死。 我觉得,大自然的美是毋庸置疑的,想象自己行路其中,胜收美景,对于心理的震撼与治愈是不言而喻的。穿越无人区,给人带来兴奋的更是自己对自己能力的直观感受,自己通过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思维判断,去穿越无人区,去收获沿途美景,并且赌上的是自己的命,这能够成功,确实是很值得骄傲的。我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去看自然风光,大概是因为我很讨厌附和别人“真美真美,确实确实“,如果自己背上背包,一对一和大自然对话,这种感觉会是好的。 以后一定要找一些野外宿营的机会,这种自由的感觉,我痴迷。

June 1, 2021

git submodule 的使用

在 Git 项目中,需要包含别的 Git 项目,我们希望能够独立的使用这两个项目。比如我们的博客是一个 Git 项目,而我们需要在博客中包含别人的项目作为博客主题,我们希望能够在自己写博文后 push 不影响博客主题仓库,同时希望能够独立使用主题仓库,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取最新的主题。 这个时候需要用到 git submodule。在使用 submodule 之后,两个项目便相对独立(或者多个 submodule,那么就是多个项目相对独立)。下面介绍子模块常用的用法: 使用子模块 添加子模块 在 Git 项目中包含别的 Git 项目,不能够直接到相应文件夹 clone,而需要使用 git add submodule 命令,可以将这个命令视为子模块版本的 git clone。 git add submodule [email protected]/example/example.git submodule 上面的命令将项目克隆到 submodule 目录。会发现根目录生成了一个 .gitmodule 文件,这个文件用于保存子模块信息。 查看子模块 使用 git submodule 命令查看当前项目的子模块。 更新子模块 在项目中使用 git update 父模块并不会更新子模块。(别的操作同理,我们在项目中使用的各种以前使用的 git 操作都只会对父模块产生作用) 使用 git submodule add 添加子项目。 操作子模块 在子模块的文件夹内部,我们的各种操作都是对子模块的项目产生作用,比如 push 就是将子模块 push 到子模块的 remote repository。 所以需要单独修改子模块,只需要 cd 到子模块内,把子模块当成一个普通的 git 项目即可。 克隆含有子模块的项目 克隆包含子模块的项目有两种方法:...

May 31, 2021

使用 Github actions 自动发布 Hugo 博客

使用 hugo 写博客的时候,每次增加文章,需要本地构建之后发布到 github 上通过 github pages 服务展示页面,不难想到可以使用 CI 的方法,将构建的过程自动化,实现写博文 push 到 github 即可自动构建并发布到 github pages。 搞的过程中坑比较多,记录为一个教程,供各位参考。 我折腾过程中的参考:https://tianhui.xin/blog/2019/11/17/hugousegithubactionstopages/ 创建代码仓库和 github pages 仓库 构建过程中采用两个仓库: 代码仓库,github pages 在这里构建并发布,我们设为 username.github.io.source github pages 仓库,用于存放构建好的文件,github pages 服务会根据构建好的文件展示我们的博。客,我们设为 username.github.io (username 改为你自己的 github username) 简单说来就是根据代码仓库的文件构建,构建好之后发布到 github pages 仓库,github pages 仓库由于有 github 提供的服务,会自动展示我们的 blog。 创建 github pages 仓库 没啥特别,github 上创建一个空仓库 username.github.io 创建代码仓库 这个仓库和我们本地直接关联,创建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我下面的过程给各位参考: github 创建空仓库 username.github.io.source 本地找个空文件夹,比如叫 HugoBlog,进去之后初始化 Hugo Blog:hugo new site . 初始化 git 仓库:git init 添加主题文件,这步需要注意,需要使用 git submodule 来进行(照着做就完了,不需要深入了解),比如我这边采用的主题文件为 joway/hugo-theme-yinyang,那么命令为:git submodule add git@github....

May 31, 2021

人生的方程组

这篇 Blog 的 Context 今天是 2023-05-26,而这篇 Blog 写于 2020-06-14。 在全部迁移到 Apple 生态之前,我的很多文件都是通过坚果云、百度云来同步的,最近突然整理到坚果云的文件,发现当时居然写了一些文章,实在是怀念。这篇,就是 2020-06-14 留下的文章。 在大学,我开始热衷于写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当时翻到了初高中留下的文字,尽管觉得以前的自己想法幼稚,但仍旧让人甚是怀念。现如今,也是相同的情感。 时间过得真是快啊,三年了!大脑偏偏只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记忆进行 random pick,无法对记忆进行遍历,于是很多事情压根想不起来,以至于时常觉得大学的时光尽管忙但仿佛什么也没做。幸好,留下了一些文章,它们是记忆的索引,唤起那段时间的记忆,多么宝贵。 正文——人生的方程组 今天想思考思考人生,大概是因为又突然进入了啥都不想做的状态(不过此时此刻已经重新振奋起来了)。 正好上厕所的时候看到计系某个优秀毕业生引用系主任姚新的话总结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 人生不是在寻找最优解,它是一个优化问题。 —— 姚新 我深以为然。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人生是一个亟待我们去解开的方程组,已知它恒有最优解,但是麻烦的是,这个方程组会随时间线的发展添加方程,变量会越来越多,同时原有的方程可能会被修改或删除。 这首先意味着你需要不断求解新的变量,所以你要一直保持思考。 另外,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初始条件的改变,意味着你曾经欣喜若狂解开的变量值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改变,所以你敢于摒弃可能历时很久得到的解,必须要不断优化你的解,才能在每一步靠近最终的最优解。 所以我觉得,善变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它体现了一个人发现值得改变的地方的能力和敢于改变的勇气,所以不要觉得自己的改变被别人在意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改变带来的挑战要敢于面对,同时,要积极看待敢于改变的人,对于别人的积极态度会反哺自己的。 回到正题,我想聊聊我基于目前的方程组得到的一些解: 方程组的解 聊到这方面,瞬间又感觉大脑空洞了,毕竟对未来还是太迷茫了。那便从好入手的角度聊起吧:满意的人生形态,也就是描绘一下自己觉得经过奋斗后应该的人生是怎样的。 我应该住在大城市,有房,不差钱。 有房是基本条件吧,我相信我能够做到 不差钱的标准应该是自己的冲动消费不会让自己的觉得心疼,主要是为了家庭考虑才不乱花。也就是自己的大部分决策,虽然不一定会做,但是做决策时候钱一定是不纳入考虑因素的,一定考虑别的因素。比如考虑要捐钱,因为足够不差钱,就只会考虑捐给哪,捐的方式的问题,而不会因为说缺钱而在纠结捐不捐。 我应该有老婆,小孩我现在不够成熟,不做深入思考。 关于老婆,我觉得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我们不愿意娶一个不够漂亮学历不够高的女孩,其实和女孩不愿意和穷小子结婚是一个道理,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耐心去等待。 所以,我觉得女孩子不用太优秀,我有耐心去影响她,去和她一起成长。至少我看的顺眼就行,希望是能够相处比较轻松的,两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做自己的事情。 关于婚姻和恋爱,我想我需要更多的经历,晚点再思考罢。 我应该有收入不错的工作。 搬运后记 写的挺不错的,我依旧认为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方程组,随着时间变化,解也会变化。 上面写的三个变量的解,对于现在的我,也已经完全改变了,这符合我在之前想的要不断去优化自己的解。 房,狗都不买 marriage is an option 希望以后可以不工作,或者有一份相对自由的工作,收入真无所谓

June 14, 2020